进士科起始于隋炀帝大业年间,到唐太宗贞观、高宗永徽年间兴盛起来。无论地位怎样高的人,不是进士出身,终以为憾事。当时每年的举子,往往八九百人。这些举子常被誉称为白衣公卿。要想参加科举,是很艰难的。常有些三十多岁的人仍未考中,被称为老明经。五十岁中了进士,还被称为少年进士。风流才气、善于变通,象张仪、苏秦那样的口才,荆轲、聂政那样的胆量、仲由那样的勇武、张良那样的智谋、桑弘羊那样的精于书算、东方朔那样的诙谐,比较起做进士来,也黯然失色。修养品行,如处子那样的洁身自好。有一生没有考中的,无怨无悔。所以有诗说: 太宗皇帝真长算,赚得英雄尽白头。 李肇说,进士为人们推崇尊重很久了。所以凡做官的人,由进士出身,才算正经的文人。当时的读书人争相参加科举,流弊甚深。初考的地方叫举场。考中的称为秀才。由地方官保送的称为乡贡。参加过京都会试考中的人称为前进士。这些人被称为先辈。同科考中的称同年。主考官称座主。首都参加考试的称等第。地方未经考试被推荐的,称拔解。入考场之前要互相保证,称为合保。大家在一起温习文章,互相评点,称为私试。请有权势的人指点,称为关节。互相推崇叫还往。京试一旦考中,把姓名列榜,贴在慈恩寺塔上,叫题名。在曲江亭宴会,叫曲江会。被举荐参加春天乡试,叫春闱。没有考中的人,叫毷氉。使用假名字,叫无名子。没有考中继续读书准备再考,称过夏。预先打小抄,称书策。科举大体如此。这是先达们创立的科举体制,规章记录在礼部衙门。有才学有品行的人都遵循科举的要求。由科举中试做到最高官职的,十人中有二三人。做到显要官职的,十有六七。元兽山、张(巡)睢阳、刘关、元修都是这样的人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