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[志怪传奇]顾况
|
|
唐时,诗人顾况住在洛阳,在闲暇时和一两个诗友在宫墙外边的园林中游玩,在从宫墙内流出的水上,拾到一枚大梧桐树叶,叶上有一首题诗: |
[志怪传奇]李翰
|
|
唐时的李翰,文章的气势虽然宏伟畅达,而他的内心却很苦闷。晚年时居住在阳翟邑,常常从阳翟邑令皇甫曾那里借用乐器,文思枯竭时就演奏乐器,精神饱满时则写文章。 |
[志怪传奇]王维
|
|
唐时,王维信仰佛教,所以他的字叫摩洁,性情很清高。他得到了宋之问在兰田辋川的一套居所,风景很美,就是现在的清凉寺。王维的诗享有盛名,他写诗时好摘取别人的章句,如: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人们认为这是《含英集》中的诗句。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这两句诗是李嘉佑的诗。 |
[志怪传奇]崔曙
|
|
唐朝,崔曙应进士举,他作了一首《明堂火珠诗》,续作中有佳句:夜来双月满,曙后一星孤。诗中的措词深为文人们推崇和叹服。崔曙死后,只留下一女,名星星,没有男孩。他留下的后人和他诗中写的一样,当时人们认为很奇异。 |
[志怪传奇]张说
|
|
唐时,张说和徐坚同在集贤院当学士十多年,两人爱好一致,感情相投。当时和他们共事的学士们,已经衰落的很多,独有张、徐二人还留在集学院。张说把当年的学士名字都一一写出来,和徐坚一起观看。徐坚对张说说;“诸位当年都是各有专长,各领风骚啊,请问文章方面,谁先谁后?”张说说:“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的文章,都是良金美玉,无可挑剔。富嘉谟的文章,严峻峭拔,雄奇豪放,别具一格,他这种言论,若是用在议论朝政的地方,必然引起大乱子。阎朝隐的文章,浓妆艳抹,词藻华丽,轻歌曼舞,读后令读者愉悦,虽然有些风流儒雅,但是有点 |
[志怪传奇]崔 融
|
|
唐朝国子司业(学官,监内副长官,掌儒学训导)崔融,因为撰写《则天哀册文》精思劳苦而患病死亡。人们认为,二百年来没有过这样的好文章。 |
[志怪传奇]卢照邻
|
|
唐朝的卢照邻,字升之,范阳人。他二十左右岁的时候,在邓王府任过:“典签”(掌管起草文书、奏表、宣行教命的小官)、“书记”(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)等职。邓王府内有很多书籍,照邻读了很多,而且还能记住一些。后来他升任益州新都县县尉。任期满后,他到四川去远游、盘桓,终日饮酒、赋诗,生活的很豪放、开朗。所以人们称王(勃)、杨(炯)、卢(照邻)、骆(宾王)。卢照邻听后说:“在王勃之后我很高兴,可是在骆宾王之前,我感觉很耻辱。“当时,杨炯的诗,喜欢把古人姓名连用,如:“张平子(东汉时作家、学者)之略谈、”陆士衡(西 |
[志怪传奇]王勃
|
|
唐时,大文学家王勃每当书写碑颂时,先磨很多墨,他却盖被蒙头躺卧,忽然起来,提笔书写,一气呵成,也不涂改。当时人们把这叫做腹稿。 |
[志怪传奇]庾信
|
|
梁时,庾信从南朝出使北朝西魏长安,刚去的时候,北方的文人很看不起他。他把他作的《枯树赋》给他们看,读过之后,便不敢再轻视他了。当时,西魏文学家温子升作《韩陵山寺碑》碑文,庾信读后很欣赏,并为他书写了碑文。南朝的人问庾信:“北方的文人怎么样?”庾信说:“唯有《韩陵山寺碑》的碑文还可以,薛道衡、卢思道多少懂点文墨,其余的都是驴鸣狗叫,喧扰嘈杂而已。” |
[志怪传奇]沈约
|
|
梁时,奉朝请(闲散官员)吴均有才华、有器度。他曾写过一首《剑骑诗》,诗中有这样的句子:何当见天子,画地取关西。梁高祖对他说:“你诗中说的天子我已经看见了,那么关西在哪?”吴均沉默,没有回答。吴均另一首诗中有:秋风泷白水,雁足印黄沙。沈约(南朝梁时文学家,梁武帝登位时封为建昌县侯,死后谥隐,故称其为隐侯)说:“印黄沙,用语太奇。”吴均说:“我也在你的诗中读过这样的句子:山樱发欲然。”沈约风趣地说:“我开始用的‘欲然’,现在已经‘印’完了。” |
|
|
|